栏目导航
集团要闻
企业改革发展
企业管理年
企业动态
公司新闻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集团召开破产清算公司与国坤商贸公
 集团公司开展警示教育暨党纪学习教
 全力以“复”!集团积极开展复工复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资运集团和控股
 身边的榜样 前行的力量
 稳住特色产业基本盘 寻求村
 解民忧 纾民困 廿载期盼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 筑牢疫情
  业幕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纪念控股集团成立十周年获奖征文展(一)
发布人: 本站  发布时间: 2015-09-29 15:54:58点击数:15190

 

集团劳动生产率现状及解决之道初探

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念控股集团成立十周年征文

 

发展研究中心     

 

(一等奖)

到今年71日,控股集团就十岁了,对于“十周年”,确实是很值得依文抒怀的。例如,回忆一下我们走过的艰难而又不平凡的历程,筑坝求稳、改革改制、五化战略、集团发展、优化组合、市场探索。当然,还要展望一下未来,两大板块、民生托管、投资运营、市场延伸等。可是真要落笔,却总有一种过于“熟悉”的感觉,毕竟“十周年”不同于以往,它有其独特的含义,发掘了这层含义才好落笔。记得去年“九周年”,结合集团的发展状况,当时我们强调的是总结提升和承前启后,目的在于实现跨越。跨越意味着更高层面,而每一个整数“十”的到来,当被注入“发展”的概念,则往往预示着更高层面上新阶段的正式开始,这大概既是“十周年”置于控股集团最特殊的含义吧。好的,就从此处入手。

既然是新的开始,那自然就不是旧的循环,其区别在于“更高层面”。而“更高层面”的真谛是什么呢?我多少读过一些马恩的著作,虽不能尽明其理,但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我还是愈发清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下“经济决定一切”的认识。不论政权如何改朝换代,精英思潮如何改良创新,左右人类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最终力量永远也只是经济基础。众所周知,决定经济基础的是人类社会劳动生产力,而标志和提升劳动生产力的则是劳动效率。所以,以此推来,劳动效率应是划分各个阶段、每个层次的根本。也就是说,当劳动效率每完成了一次跨越性的提升或垮塌,其所辐射和影响范围内的各方面包括上层建筑就必然会随之改变,谁也挡不住。同样,如果某一个团体想要真正有所发展,其着眼点也必是经济基础和其最关键的劳动效率,保证了此点,我想别的目标和意愿将会在一种强大的趋势作用下水到渠成。

这里所说的团体,大可涵盖到整个人类社会或国家,小可具体到一个企业、公司。比如,现在我国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诚然其中涉及到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但在我看来归结点还在于经济。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需要理清两个问题,第一,我国当前虽然GDP的增速有所下降,但从世界范围内看仍属高速增长,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换句话说,改革的目的在于什么?我认为,在于劳动生产率。GDP增速下降很大程度上意味劳动生产率下降,劳动生产率下降则表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而这才是关键。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果仅凭13亿人每年只能创造出刚过美国3亿人创造财富总量一半的劳动生产效率是显然不行的。第二,既然劳动生产率如此重要,为什么不只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我想原因主要是,在目前的整体环境下,单靠经济领域的体制改革已无法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了,不要说提高,大概就是维持也难。所以才要从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理解,就可以回答刚才那个题目了:“更高层面”的真谛是什么?很简单,就是达到更优的劳动生产率。

我们控股集团经过前十年的准备和提升,应当说已经拥有了在更高层面上运行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否能够保持并形成盛总讲话中所提出的控股集团“新常态”,则取决于我们的能力。而这一能力,我认为就是足优的劳动生产率。其实,在古语中“率”本就有能力的意思,劳动生产率可以大致理解为劳动生产能力。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并不是简单化的劳动时间效率,它实际上是一整套投入和产出、成本与收益之间复杂的经济理论。因此,为保证集团走好在更高层面上未来的多个十年,就有必要认真审视一下我们是否具备了此相应的能力。那么从哪里审视呢,我打算立足于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利润、收入、成本展开。为什么呢,这里需要借用一下众所周知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概念。在我看来,利润、收入、成本不过是经济活动中被人为划分出的外壳或载体,其蕴含的根本元素实际上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这些劳动元素通过在利润、收入、成本中的不断转移和增减,就形成了劳动生产率。所以,要想清楚定位劳动生产率,就应当着眼它们三个进行分析。

首先,从利润角度看,今年年底集团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实现扭亏为盈。明确这一目标,直观上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点说明相对于过去的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咱们现在确实是发展了,壮大了,但同时第二点也说明,目前集团综合状况仍在亏损。好了,我们不说亏损,就说持平,持平意味着一个单位的成本换回相同一个单位的收入,投入产出比仅为1:1,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内部收益率的问题。然后,从收入角度看,201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集团在册员工1350人。为便于计算,收入取整1亿元,员工取整1000人,则每名员工每年实能够现营业收入10万元。收入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企业的GDP2014年我国人均GDP不足5万元,济南城市人均GDP也不过只有8万多元,相较之下,我们的收入水平不算很低呀。但为什么取得利润的效果却不佳,看来主要问题出在成本上。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志会提出,控股集团虽是企业,但确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用收入、成本、利润等就可以概括。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存在两个小问题。首先是局限,既此道理只在某个不变的层面上才可适用,而要想实现等级跨越性发展,正如前面所说的,具有最终决定权的还就是它们哥仨儿。其次是误解,说集团有特殊性无外乎指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但在我看来,即使国家本身从某种层面上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企业,一个超级庞大的企业,经济发展永远是她的主题和基础,而政府不过是其意志的执行机构。也就是说,政府归根到底也需围着它们哥仨儿转,既然如此,我们控股集团又有什么理由例外呢。

好了,还是回到成本上来,要深入剖析成本,我想最好的方法还应从收入入手,毕竟成本往往发生在实现收入的过程当中。我们控股集团的收入,依我个人观察,大致可以分为四块。一是经营收入,主要包括实物产品销售收入和服务产品销售收入,与之相应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销售成本和劳务成本。二是物业租赁收入,主要包括房地产租金收入,同时也可将资产处置收益当然大部分是不良的也归入其中,理论支持来源于价金是租金的集合。与之相应的成本貌似只有机会成本,但结合当前集团现状,实际上真正的成本是大量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费和保险金。做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每一块土地、每一处房产上都站满了职工。三是投资收入,主要包括现在开发的各个具体市场项目的收益,相应的成本主要包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四是政府资金来源。其形式主要有拨款和专项救助,当然将来也可能是服务购买,相应的成本主要是劳务成本和确定范围内的困难职工生活费与保险金。通过以上列述,各种成本就摆在了我们面前,下面就需进行分析,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就是费用。的确,现在集团负担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费用,但依我看来,费用在经济学范畴中主要是被用于对毛利与净利的区分,所以一般来讲,毛利衡量的是产品的盈利能力,而净利则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既然在这里我们立足的是控股集团整体,而不是具体产品或某项开支,为便于说明,我忽略了会计学中费用的概念并全部等同于成本看待。

至于成本的分析,接下来我想换一个思路,毕竟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也已经发生了,高低上下、分布格局一目了然,用不着分析,关键还在未来,因此我打算从大家熟知的边际收益率角度尝试着展开。边际收益率本是微观经济学中用于观察具体经济行为和市场项目发展走势的概念,但其理论精髓却值得借鉴。首先,针对集团产生经营收入的部分。这部分与传统市场的接触应当说是最深的,受到市场挤压的程度也是最大的,相对缺乏活力,边际收益率变化对单位成本投入反应不敏感,收益曲线呈水平波动状态。同时,该部分的存在依靠高投入支持,成本调整空间狭窄,要想有所突破须进行结构性改变。其次,针对集团产生物业租赁收入的部分。这部分的市场需求面较大,不过当前还比较低端,竞争元素的缺失导致自我改良欲望不强。然而从长远看,边际收益率在市场对稀缺性资源需求增加并配以优化经营模式的作用下,会随着单位成本的减少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且集团自主程度有限,收益曲线呈直线小角度上扬状态或轻微凹线上扬状态。同时,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该部分的成本由于具有较强的非市场性,调整难度较大,并可能会出现断崖式的上升与下降。然后,针对集团产生投资收入的部分。这部分往往经过了比较严谨细致的可行性论证,选择方向多为新兴市场,虽处于起步阶段且总量不大,但边际收益率对成本投入却充满弹性,只要做好相应的科学管理和风险防控,收益曲线将在中短期内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凸线上扬状态。不过着眼中长期,由于供求与竞争关系的存在,对成本投入的麻木性可能逐渐显现,边际收益率也将会接近1甚至小于1。最后,针对集团政府资金来源的部分。这部分包括两类,一类是拨款以及未来可能的服务购买当然也不排除零的存在,可以理解成劳务成本支出的回报,但由于为定额,故对成本投入弹性为零,且目前收入已小于成本,因此收益曲线为直线大角度下降并击穿坐标横轴状态。不过不能否认此类劳务成本的社会收益,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实际具体回报没有改变,所以不影响收益曲线的形态。另一类是专项救助资金,由于须专款专用、全额支付,故不存在收益曲线。

通过以上借助边际收益率对成本的简单分析,我认为,导致目前集团劳动生产率欠优、利润不佳的原因,除了在于收入不高,经济增长点不多外,主要是成本的结构与分布存在偏差。具体表现在传统领域高投入、低收益与一次支出性成本比重较大,新兴领域系统连续性成本投入尚显不足,成本与收入之间环节较多,各种成本投入之间又缺乏联系,特别是具体成本中蕴含的无差别人类社会劳动释放还不太充分。

之所以通过大量篇幅借用集团生产经营相关内容论述成本,既不是想说成本只与生产经营有关,更不是觉得收入和利润就不重要,其实原因很简单,我认为降低成本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因和基础。为什么呢,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市场,都说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那么道理何在,这就要追溯一下市场的产生原因。过去,人们自给自足、自产自销,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追求的增多,人们发现单靠自身满足全部需要的成本过高,甚至有时不可能,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更低廉的方式——交换,结果市场就出现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市场的真正作用实际上在于降低了成本,就如同水永远向障碍少的地方流淌一样,通过市场的这一作用,资源自然会以更优的选择、更快的速度完成配置,而当这一切实现时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提高了。第二个是企业,大家都知道企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通过形成聚合效应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但实际上当初产生企业的原因也是为了追求低成本。还是接续上面那个例子,为了满足需要,人们发明了交换方式,出现了市场,可渐渐地人们发现有时市场也是不经济的,于是一些存在长期交换关系的人,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就组成了一个个固定团体,结果企业就出现了。我想,借助以上两个例子已经可以比较清楚地说明降低成本为什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因和基础了,而且如果发散思维的话可能还会解释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五化”战略中为何没有市场化。说到市场化,大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要么是“竞争”,要么是“合作”,然而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知道,市场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竞争与合作不过是人们追求低成本所表现出的两种方式,而且在降低成本方面市场也未必就是普世良方。所以,我们看重的应是劳动生产率,如果片面强调市场化,非但不利于在市场助推下实现集团发展,而且还可能造成三个不良后果:恐惧妖魔市场化、笃信膜拜市场化、轻视慢待市场化。

说到这里,按照正常的写作规矩应该谈谈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了。是呀,分析论证了不少,总要在未来这个话题上有些实质性内容,但实话实话,凭我的水平着实不敢唐突,如此就以几点个人想法聊以充数吧。

1、树立成本意识。按照上面的论述,树立成本意识即意味着剑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集团在更高层面上打造出“新常态”的根本保障。所以,树立成本意识的主体应是整个集团,必要时,它将涉及到集团内部及其与外部关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生产经营方面,它强调的是功效。并非不投入、少投入,而是在恰当的地方,正确的时间投入。有功效,就不吝惜成本,即使仍有风险;没功效,一丝也不浪费,哪怕尚存侥幸。因此,成本意识并非道德范畴中的节约概念,它是一门艺术,每一分钱在成本意识当中都是一份希望,一种可能,打出去就要有回音,要么取得收益,要么换来经验。在管理执行方面,它强调的是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运行、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假如在具体工作当中,因为你的不准确、不到位、不作为,不但会造成对自身的伤害,更会平添他人乃至整个集团无谓成本的支出。同理,如果你做的足够优秀,也就意味着周围成本的相应降低,从而使得大家能够汇聚更多力量实现发展。在人才使用方面,它强调的是公平。这里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人与人总有差别,也必然都有各自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即构成了人力成本的价值。所以,在人才使用上,公平的含义应为因才适用、量才适用。将这类人才放在那类岗位上,将能力较强的人才用在对能力相对要求不高的岗位上,会造成人力成本支出的浪费,当然,倘若将能力较弱的人才用在对能力相对要求较高的岗位上,可能也会造成人力成本投入的不足。

2、大力发展实业。我曾闻这么个说法,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有三个标准:第一个,这个国家是否有自成系统且能产出大量资源的农、工、商三大产业;第二个,这个国家的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控制与调动那些资源;第三个,这个国家的国民内部是否有合理的分配机制。抛开第三个标准不谈,单看第一、第二个。我们走集团化发展道路,进行资源优化组合,目的是通过加强管理与控制,从而集中有限的资源合力谋发展,这么做肯定没问题,而且是唯一出路,这是由集团当前实际所决定的。不过在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有个问题我们就必须面对了,那就是谁能提供并长期稳定提供集团所要集中与使用的资源呢?按照刚才所说的第一个标准,无外乎就是农工商,而且对此,我们也已经做出了选择——发展商业。的确,现在集团各子公司大部分是商业性企业,可从目前看发展并不顺利。原因在哪儿?我觉得在于集团与商业之间人财物的错位上。前面提到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我认为人、财、物可以大致分别代表此种劳动的将来式、现在式和过去式。也就是说,“人”释放的是将来的无差劳动,“财”体现的是现在的无差劳动,而“物”则凝结的是过去的无差劳动。众所周知,我们控股集团既不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也不是人才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很大程度上应当说是资产密集型企业,所以在人、财、物当中,我们的强项是过去的“物”。可商业的运营与发展特点却是更加借助现代的“财”,并依仗将来的“人”,如此,我们发展商业多少就有点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味道。写这些倒不是认为集团不能发展商业,说实话,对于用文字诠释出发展什么“业”,我是着实费了番脑子的,最后勉强选择了“实业”二字,但此“实业”非彼“实业”,有实用、实际的意思,体现在能够实现可观收益并保持较高边际收益率上。如果能满足此点,我想无论哪个产业我们都可进入,不必追求时代发展潮流,也不必苛求高大上,因为站在那上面的人已经够多了,竞争激烈呀。

3、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已经明确了“五化”发展战略,可如何实现它却是一个大课题。“五化”战略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方向性,而非目标性,也就是说,不能为了实现而实现,为了完成而完成,战略推进应当是科学、有效下的主动行为。目前,我们已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了“集团化”,下一步如何更加主动地推进完成其余四化将是未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里我想就“多元化”和“资本化”稍微多展开一些。其中:关于“多元化”。我认为将来通过不懈地努力,使集团掌握更多的经济增长点,而后运用主动搭桥、系统联系等方式形成数条相对稳固又分属不同领域的产业链,如此“多元化”的真正含义自然会得到体现。所以说,不能为了实现“多元化”而被动“多元化”,并将“多元化”当做继续容忍落后、低效经营行为长时间存在的借口。关于“资本化”。目前,成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提法已经出现,这正契合了我们的“资本化”,不过在我看来,此只能作为我们的中长期目标,短期内尚不具备条件。首先不具备资本条件,上面我提到过,控股集团是资产密集型企业,要知道从资产到资本还要经过两步。第一步是从资产到资源,这是集团内部提纯的过程,我们现在正通过资源优化组合推进完成;第二步才是从资源到资本,这是市场外部提纯的过程,我们连第一步还没走完谈什么走第二步呢。其次不具备的是投资条件,这里所说的投资主要指的是外部金融投资。金融投资意味着把钱借给别人,通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释放实现收益,不过失去的却是机会,在目前集团急需发展资金的情况下,两边孰重孰轻不言而喻。同时,金融投资往往会引发融资,不说其它,即使我们成功融到资,仅凭现在集团的实业基础如何消化的了,又拿什么支付利息。最关键的是如今我们的实业投资刚刚起步,根本还不到能够进行金融投资的程度。所以,我认为“资本化”将来是一定要实现的,但切不可盲从被动跟进,还应慢慢探索实施。

好了,就写到这儿吧,也该收尾了。不过这个尾该怎么收好呢,据说,今年71日这一天,也就是集团满十周年的第一天,会比平常日子多出一秒。一秒钟虽然不长,但我觉得这却是大自然送给控股集团很有意义的一件礼物。听听它在对我们说什么:“已经进入新的十年了,做好准备了吗?多送你们一秒,聊表敬意!什么意思?这都不明白?多明显——能多准备一秒是一秒呗!”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地理位置 | 网站地图 | 合作单位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20 www.jntzk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济南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华信路6号
联系电话:0531-87087302 传真:0531-87087333 邮编:250100 鲁ICP备11009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