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改革,不辱使命,勇担国企改革发展重任。
控股集团成立之初的规划设计一是肩负起市属困难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任;二是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同步打造成济南市有影响力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平台。
最初的十年,主要以市属企业改革为主打造出国企改革优化调整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集中化解改革矛盾,出色的完成了改革维稳任务、发挥资本运营优势,为济南市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发挥土地收储职能,助力改革发展、发挥企业托管优势,妥善解决退出企业遗留问题和上级交办任务。
成长于改革,不忘初心,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近五年,随着63户历史划转企业遗留问题处理接近尾声,控股集团在打造企业改革服务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并行打造资本运营核心竞争力,为改革过程中积累的国有资产价值形态转换和产业回归不断打造新动能、新模式、新业态。总体来讲,控股集团已锤炼出从困难企业接手、改革发展、破产清算、职工安置、僵尸企业消化、债务和解、土地收储、投资运营、产业培育环环推进的业务职能体系;锤炼出一支既能继承传统业务优势,又能适应未来战略转型需要,充满干事创业激情的人才队伍;构建起了系统全面规范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
腾飞于改革,不负众望,立志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市属改革服务和资本运营平台。
落实好党建的全局统领与保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带头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巩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使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加强政治建设。坚定不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筑牢意识形态防线,落实好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做好各类自媒体的管控和引导,及时纠正错误传言论调,确保意识形态正确方向。三是提高基层党建质量。按照“五个健全”“六项规范提升”的总要求,大力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创更多济南市国企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四是抓好“关键少数”。结合部门、企业、项目实际,确定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通过党性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等,多措并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五是强化党管干部。坚持“人才强企”战略,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一提四必”要求,充实和加强各级管理队伍,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攻坚国企改革发展服务。一是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按照“业务相近、功能相同、优势互补”的原则推动国有企业整合和功能性重组,承接新一轮国企改革剥离的非主业资产,帮助企业减负添能,优化资产结构和资产配置,心无旁骛攻主业;二是持之以恒的发挥好“冲锋队”“挡风墙”“中流石”的作用,积极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承担好僵尸企业出清、外派监事以及国资委对外投资尽职调查等各类专项任务。三是通过联合优势国企混改研究院和专业服务机构共同设立专业化服务公司,打造政策咨询、方案设计、战略重组、投行服务、员工持股激励五位一体的混改综合服务平台,做好混改上市综合服务,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四是紧密配合上级部门推进济南市剩余历史问题的解决,履行好改革服务职能,并打造出市场化、可持续的政策咨询、改革方案制定、职工分流、退出托管等“一条龙”业务模式。
攻坚低效资产盘活。发挥控股集团在低效资产盘活、高效化运营方面的优势,整合各类资源以国企改革发展基金为依托,借助资本力量,系统化对济南市国有企业低效资产进行债务和解、债务清偿、职工安置、查封抵押等问题进行纾困,通过资产处置变现、产业导入提升等方式加速低效资产盘活,使低效资产向优质资产转变,优质资产向优势企业和产业聚集,助力市属企业实现动能转换。力争2022年底,盘活低效资产总价值超过50亿元。
攻坚产业结构优化。聚焦工业强市产业提升计划强弱项补短板。围绕工业强市“四大支柱产业”(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链条的核心企业及产业链,分析研究济南市产业短板、弱项,以基金投资为手段,形成资金纾困、股权投资、产权转让、战略重组、上市扶持等“一条龙”模式,不断优化支柱产业链产业结构,助力济南市扶持1-2家战略性“头部企业”上市。
攻坚新产业培育。充分发挥济南国企改革发展基金的规模优势、区域优势和功能优势,加快与科研院所合作项目的落地。短期1—2年内以南科大污泥处理项目为突破口,加快与环保类社会资本的融合,弥补环保产业短板,实现环保新兴产业的孵化;中长期3—5年内壮大环保产业规模,并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扩展,形成产业和区域横向、纵向一体化,培育新产业集群,综合利用借壳、并购等手段力争五年内自主培植1家上市公司。
攻坚融资能力提升。一是充分发挥好济南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及其子基金的资本放大功能,撬动省内外基金、券商、投行、国央企等资本注入,服务济南市国企改革发展;二是适度盘活变现现有资产,为集团业务开展提供支撑;三是开展现有资产和品牌价值的重新评估,快速壮大资产规模、优化资产结构,争取尽快达到AA级以上信用评级,形成发债能力,撬动资本市场。总体上,要采取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银行贷款、资产变现等多渠道的融资手段,扩大资金规模,提高周转效率,更好地服务济南市国企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攻坚专业化管理提升。一是根据市委市政府6号文精神,结合新一轮国企改革目标,统筹做好重组后管理架构的优化,完善产业和管理布局;二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坚定不移的将三会一层和有关机构职能发挥改到位;三是稳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改革,完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机制,综合采取超额利润提成、项目跟投、虚拟股权、分红激励等方式,对核心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骨干实施有效激励;施行与选聘方式向匹配、与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向挂钩的差异化薪酬方案;完善创新创优、双招双引奖励制度;分类管理工资总额,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四是继续坚持全员绩效考核,配置专业化市场化计划考核人员,通过市场化的专业操作方式逐步使公司考核精准、高效,提高公司产能和效率;五是梳理和完善工作授权体系和流程,逐步推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完善公司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公司制度梳理出工作授权体系和流程,建立信息化ERP平台,先行试点人力资源、财务收支、物资采购、资金调拨、投资立项、商务合同、资产管理等维度重点事项的信息化管理,逐步扩大到全面推行全维度的信息化管理,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风险控制、授权管理、运营分析等功能,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任岩